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身感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2025年11月16日,马克思学院党总支前往南通市五山地区滨江片区、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张謇纪念馆,开展“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足迹,悟初心强党性践使命育新人”主题党日活动。党员教师们在活动中见证五山地区生态修复的“沧桑巨变”,感悟张謇“实业救国”的家国情怀,体验蓝印花布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党员教师们循着总书记考察的足迹,漫步在蜿蜒的滨江步道上,水清岸绿,边走边看,边学边悟。跟随着现场的讲解,大家身临其境感受到从“生产锈带”到“生态秀带”的鲜活变迁,一起回顾了“两山”理论从地方实践到纳入国家总体布局的发展历程,感悟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辩证统一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老师们纷纷表示,五山地区的成功实践,正是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生动证明。思政课教师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内涵,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精髓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不断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
随后,党员教师们前往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开启沉浸式国家级非遗文化体验。在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大家分别参观了博物馆内的馆藏文物,了解了蓝印花布的发展历史、制作工艺和文化传承背后的故事,亲手体验了蓝印花布制作中的刮浆和印染工艺,真切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深刻体会了传承人对艺术品质的专注与执着。老师们纷纷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能够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育人资源,将非遗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可以为我们立德树人注入扎根传统的精神力量。
最后,党员教师们来到张謇纪念馆,通过详实的史料文献、珍贵的历史实物与生动的场景复原,系统回顾了张謇先生从“实业救国”到“教育兴邦”的奋斗历程,深刻感悟其坚守民族大义、心系民生福祉的家国情怀。参观中,大家结合思政课教学实际展开交流研讨,一致表示应从张謇先生的爱国精神与实干担当里汲取力量,更好地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
本次党日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将始终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构建“党建+思政”融合模式,推动实践资源有效转化为育人资源,发挥党建示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