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举办2025年暑期学术论坛暨专家报告会
作者
薛春豪 马荣 审核人
胡凌霞 来源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
2025-08-24

2025年8月23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吉林大学前卫南区吕振羽楼320会议室成功举办主题为“实践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暑期学术论坛暨专家报告会。此次活动是盐城工学院2025年暑期文科学术论坛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场。盐城工学院社科处副处长焦微玲教授主持论坛,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石瑛教授出席论坛,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马荣及赴吉林大学研修思政课教师二十余人参会。

焦微玲强调,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灵魂,思政课改革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在主题发言环节,四位教师围绕“实践观”的历史演进与当代价值进行了深入分享:马荣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为核心,阐释了马克思如何通过批判费尔巴哈确立新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石;苏珍系统梳理了《实践论》与中国共产党实践观的确立过程,强调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造性发展;皋艳分析了邓小平对实践观的丰富与推进,指出“实事求是”是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思想基础;武素云结合思政课教学实际,提出在经典实践观引领下推动思政课多维改革的具体路径。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石瑛教授对论坛主题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并作题为《大思政课建设视域下实践育人一体化研究》的专题报告。她从政策演进、现实问题与建设路径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思政课与实践课育人一体化的必要性与实施策略,强调要避免“形式化、娱乐化、浅层化”实践,回归课程属性,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构建“理论—实践—素养”转化模型。

在交流环节,与会教师围绕实践教学学分设置、资源整合、评估机制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石瑛教授一一回应,现场气氛活跃。

本次论坛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为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丰富的实践启示。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把论坛成果转化为教学与研究动力,进一步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