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坚定育人使命——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思政教师赴吉林开展暑期实践研修
作者
王欢 马荣 审核人
胡凌霞 来源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
2025-09-02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2025年8月22日至2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25名思政教师赴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吉林大学)开展为期六天的实践研修。本次研修由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中共珲春市委党校联合承办,围绕东北抗联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红色文化等主题,通过现场教学、体验教学、专题授课等多元形式,着力提升思政教师的政治素养与教学能力。

在理论研修环节,教师们系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的重要论述,并围绕“实践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主题开展学术研讨,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石瑛教授应邀作专题指导,并作题为《大思政课建设视域下实践育人一体化研究》的专题报告。

研修团队先后参观了吉林大学黄大年纪念馆、一汽红旗展览馆等教育基地。在黄大年纪念馆,通过实物展陈和场景还原,深入学习“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科学家精神;在一汽红旗展览馆,实地感受中国汽车工业从“自主研发”到“技术自信”的奋斗历程。

在珲春大荒沟党史教育基地,教师们开展了《民族团结 共赴国难》现场教学,通过历史史料和场景复原,重温延边地区各族人民团结抗敌的光辉历史,在十三烈士陵园,全体人员在雨中肃穆致敬,深切缅怀革命先烈,深刻理解“遵守党纪忠贞不渝、民族团结共赴国难、顾全大局勇于担当”的“东北联抗精神”。

研修团队还专程赴防川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民族英雄吴大澂“收复失地、捍卫疆土”的历史壮举,感受他“一寸土地尽寸心”的深沉爱国情怀。通过《我向世界升国旗》特别仪式,教师们在边境线上深切感受“我与祖国共荣辱”的使命担当。在中俄珲春口岸与跨境电商产业园,实地考察边境贸易新业态,理解“边关是国家开放前沿”的战略意义。

此次实践研修通过沉浸式、体验式的教学安排,将理论学习、历史感悟与发展观察有机融合。参研教师表示,将把此次研修的收获转化为教学资源,创新“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切实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和实效性,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贡献!